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6-23浏览次数:492

 
     2006年,网络信息中心继续围绕建设一流公共服务体系的既定目标,以建设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与环境、数字化教育与学习环境、数字化科研和资源共享环境、数字化管理环境为中心,稳步推进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1.进一步改造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网络环境
     “兵马未动,网络先行”,为了给全校师生员工提供更好的网络环境,网络信息中心在2006年继续改造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对主干网络进行局部调整。随着学校基本建设和维修工作的进展,今年又完成了一批教学、科研、办公楼群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或改造,新增网络信息接入点4000余个,更新和新增各类交换设备130余台/件。其中包括西区电一、电二、电三、青年教工小区网络改造和设备更新,东区和南区学生宿舍网络设备更新,以及建设北区学生宿舍网络等等。
     对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信息中心承担了繁重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在保证网络正常运行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强化服务意识,实行周末值班制度,努力为用户提供优良的网络服务。
2.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大,网络的安全威胁日益增长,成为需要认真对付的问题。今年以来,网络信息中心增加了大型备份系统,容量达到8TB,对电子邮件等重要数据进行多份备份,以确保数据安全。引进了反垃圾邮件网关,很大程度上抵御了垃圾邮件的侵扰,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了中国科技大学Windows自动更新服务系统,为全校用户提供微软软件系统的升级服务。升级了趋势网络版杀毒软件,增加了安博士网络版杀毒软件,提高校内单机用户的病毒防护能力。针对今年出现的ARP攻击和DoS拒绝服务攻击,开发了自动预警及处理程序,有效降低这两类攻击对网络运行的负面影响。同时,建设了网络故障短信报警系统,可供网络信息中心快速处理网络故障,提高网络运行效率,把网络故障的影响降到最低。
3. 积极推广电子校务系统的使用,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实施电子校务项目,组织电子校务的推广和培训,对电子校务系统进行试运行,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积极配合党政办公室,进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和推广,为学校在数字化办公和信息管理方面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
     认真维护教育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EDOAS)的管理和维护,部署新的版本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科大办公系统和安徽省教育厅以及教育部信息畅通。
     积极参与中国科学院“十五”信息化建设中的ARP项目,部署实施了我校ARP所级系统,并对其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
4. 加强网站的建设和管理
     在网站建设和管理方面,采用多级网站管理系统,更换新的网站管理系统和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技术支持,解决各单位在主页制作和运行维护方面的后顾之忧。制作了招生在线http://zsb.ustc.edu.cn/、科大附中http://www.kdfz.ustc.edu.cn/、后勤集团http://hqjt.ustc.edu.cn、交叉科学网http://jckx.ustc.edu.cn/、纪委监察审计http://nodis.ustc.edu.cn/、校产管理处http://xiaochan.ustc.edu.cn/、校工会http://gonghui.ustc.edu.cn/、校医院http://hospital.ustc.edu.cn、50周年校庆(合作)http://50th.ustc.edu.cn/、文化视觉识别网(合作)http://vi.ustc.edu.cn/、学工在线http://stuhome.ustc.edu.cn/、安徽省教育和科研网http://www.ah.edu.cn、学生学者环境健康http://www7.ustc.edu.cn/other/encss.org,以及招生在线网上报名系统等主页。
5.继续完善校园一卡通系统,规范一卡通服务
     校园一卡通系统运行五年来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我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社区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建设规模、应用范围及覆盖功能目前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为满足用户的需要,一卡通管理结算中心延长中午工作时间,周末安排值班,寒暑假照常上班,以确保一卡通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减轻学生负担,一卡通管理结算中心于今年九月开始实行学生首张一卡通免费发放,受到学生的欢迎。开发了网上一卡通自助服务系统,供用户在校园网上及时查询和挂失。加上去年投入运行的电话自助服务系统,两套系统7×24小时提供服务,最大限度保护了卡户利益,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最近又投入30余万元,对一卡通管理结算中心的服务器和圈存机进行升级换代,此项工作完成后会大大方便用户圈存并提高一卡通中心数据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
     同时,一卡通管理结算中心积极配合学校有关单位,开展一卡通的二次开发和应用工作,从数据库中挖掘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为学校有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持。例如,配合学工部门对贫困学生实行隐形补助,承担了学生补助金的发放工作。这种做法在全国高校中属于首创,国内多家媒体纷纷予以报道,产生很好的影响。
6. 升级改造超级运算平台的内、外存设备,大幅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作为全校第五公共服务平台的超级运算中心建成时由于投入资金的限制,系统配备的内存容量较少,外存没有冗余且性能指标较低,在运行大规模作业时严重影响系统性能,发生硬件故障时有丢失数据的风险。今年对超算平台的存储系统进行升级,增加了192G内存,使整个系统的内存容量达到410G;增加了缓存为8GB、容量为4TB 的EVA8000高级存储系统,使用高速SAN网络互联,实现外存空间的高速共享。
     系统升级完成后,解决了超算平台在存储方面的瓶颈,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水平。超算平台现已可以承担更大规模的作业,用户测试也显示部分受存储性能制约的程序运算速度比升级前提升了50~60%。与此同时,实现了超级服务器Superdome的自动任务调度与管理,提高了系统综合使用效率,更好地实现了计算资源集中共享、合理利用的建设初衷。
     超算平台今年同时进行了软件的建设,购买了部分公用软件,如Intel核心数学库CMKL,基础数学库软件IMSL,提供微分、积分、统计、求解微分方程以及特殊函数等功能、升级了计算化学软件Gaussian 03等。对校内各学科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也是超算平台的重要工作,今年先后对地空学院、微尺度国家实验室、量子信息实验室、近代物理系理论物理课题组、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数学系计算数学课题组、生物系计算生物实验室、洁净能源实验室等进行了运算程序的并行化、性能优化、安装调试、高性能计算知识的介绍和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7. 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网络信息中心一贯的服务理念是“让用网络像用水、用电一样方便”。我们一方面积极加强网络基础实施建设,拓展网络资源,一方面改进服务机制和方法,始终把服务用户、方便用户放在首位,工作重心紧紧围绕提高服务质量和改进服务态度上。
     2006年网络信息中心出台了网字文件4个,即“关于启用反垃圾邮件网关系统的通知”、“关于启用一卡通网络自助服务系统的通知”、“关于启用网络用户服务系统的通知”、“关于调整一卡通现金充值时间和扩大圈存业务的通知”,以及校网字文件4个,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中心工作的规范性。制作了网络中心服务指南和一卡通简明使用指南,制订了聘用人员管理办法,完成了聘用人员保险基数调整和基本工资调整,进一步规范了用工制度和考勤制度。
     网络信息中心负责运行管理两个大型公共机房,为本科生教学用机和上网提供热情服务;同时管理东区活动中心网络自习教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网络信息中心负责参与管理多个视频会议系统,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学校领导机关和其他职能部门与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各级部门举行不同内容的远程会议二十余次。
8. 继续做好中国教育和科研网合肥主节点及安徽省教育和科研网的工作
     作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主干网络38个主节点之一,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做好安徽主节点的运行和管理工作,为安徽省各高等学校和有关中小学校提供网络接入、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咨询等服务,在CERNET主干网运行工作评比 中获三等奖称号。
     配合中国教育和科研网“高校招生网络安全畅通工程”项目的实施,新接入省内高校网络13个,有力地保障了今年高考的网上阅卷和网上录取得以顺利进行。
     完成了“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CERNET高速地区网和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合肥节点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通过合肥主节点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安徽省教育和科研网以及各接入高校校园网络条件的改善。合肥主节点的出口扩容和设备升级大大增强了教育网的接入能力,使得全省高校对外交流和通信速度至少提高了1个数量级。一些校园网络主干从千兆升级为万兆,这样,万兆主干和高速出口相适应,网络带宽利用率提高了5到10倍。结合安徽省教育和科研网网络主干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省级教育科研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为全省各高校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服务。
完成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示范网CERNET2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通过CERNET2主干网合肥主节点建设,与山东大学核心节点及东南大学核心节点互联形成CERNET2 主干网,具有为10 个以上用户提供1Gbps 及以上的CERNET2 主干网接入服务的能力,普及和推广了CNGI与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改善了全省高校教学和科研条件,为更多的高校校园网络应用IPv6、加入CERNET2创造了条件。
     安徽省教育科研网网络中心设在我校,没有专职人员编制,完全由网络信息中心的有关老师兼任,他们任劳任怨,为全省教育信息网络的建设做出了无私的贡献。